古墓丽影游戏攻略视频 古墓丽影10视频攻略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会讲到古墓丽影游戏攻略视频以及古墓丽影游戏攻略视频所对应的知识,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能够看完,增加自己的知识面,最重要的是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能够解决大家的问题,别忘了收藏本站哦。
古墓丽影10视频攻略
写在最前:
这篇文章断断续续写了快一个月,精彩部分有两块:
一个是关于《古墓丽影10 崛起》高材质和最高材质的解析。
还有一个就是GTX1066和GTX970显卡适合的图形设置,这套设置更适合把显卡性能发挥到极致,关掉了那些占用性能却效果提升不重要、甚至没有提升反而累赘的选项。
高特效、中特效、低特效真是三个游戏。
正文开始
本来以为买了GTX1060 6G显卡,可以爽一把,没想到却在首选游戏《古墓丽影10 崛起》上“栽”了,这是2015年12月的老游戏。
《古墓丽影10 崛起》,最早我是在GTX 650Ti 1G上通关的,虽然是低特效,当时感觉游戏的画面细节很好,至少比《古墓丽影9》好,只是帧率下降不少,TOMB 9更好玩一些,但是画面是两个时代的。
后来换了GTX 760 2G,《古墓丽影10 崛起》可以开到中高特效,画面提升,45帧左右,之前发过设置测试视频,勉强玩,谈不上爽快,画面和帧率都不够。
换成GTX 1060 6G的初体验:
这次换成了GTX 1060 6G,本以为可以全特效60帧游玩,可惜进入“苏联设施铜矿”场景才知道,这游戏的“坑”很深,坑显卡。
电脑配置是:E3V2+16G双通道+影驰大将1060 6G+系统盘是SSD(虚拟内存)+游戏在3T的机械硬盘+Win10 目前最新的1803+最新NVIDIA驱动
下面开始几个对比测试:
1. 游戏预设的“高”,帧率相当不稳,基本保持70帧以上,但偶尔50帧左右晃一下,此时的GPU和CPU都没占满,好奇怪啊,后面有跑分。
2. 游戏预设的“非常高”,其实不是所有项都是最高,把所有项都拉到最高,直接跌到45帧,而且帧率浮动范围更大了,后面有跑分。
3. 《古墓丽影10 崛起》苏联设施这个户外场景,地图大,内容丰富,相当吃显卡的性能,网上说GTX1070弄不好都会卡,帧率不稳定,其实不是优化不好,关键在于如何设置图形,后面会介绍。
4. 切换预设的“非常高”,等待材质加载完成后,基本上保持60帧,又在50帧-70帧之间徘徊,游戏体验很不爽,此时的GPU已经占满,帧率依然不稳啊。
5. 可能是我眼拙,预设的高和非常高,愣是没看出明显区别,只是帧率差别大,这个原因后面讲。
6. 我还测试了FXAA,SMAA,SSAA2X三种抗锯齿,分别在高和非常高的设置的跑分表现,这些视频已经放出,跑分结果放在文章结尾。可是跑来跑去没有一个适合的,后面有achair推荐的图形设置。
对《古墓丽影10 崛起》图形设置的评价
1. 《古墓丽影10崛起》不是一款GTX1060 6G随意能驾驭的游戏。
2. 我用GTX1066试了几款游戏,有的游戏GTX1066可以拉到最高且稳60帧,比如《极限竞速 地平线3》;之前用GTX760玩《地平线3》的时候一塌糊涂,帧率和画面都很差;
3. GTX760玩《古墓丽影10崛起》可以中高特效45帧,游戏体验好于《地平线3》;可是在GTX1066上《古墓丽影10崛起》却只能玩预设高,预设非常高帧率不稳,图形设置拉到头更不稳。
4. 我说的这个“稳”的意思是大部分时间在60帧以上(偶尔跌一下不算,不稳的意思就是经常跌下来,影响游戏体验)
5. 结论是《古墓丽影10崛起》确实存在优化问题,不是随便调个“高”或者“最高”就能畅玩的游戏。即便是官方推荐的GTX970,也需要研究,显卡才能比较好的被充分利用,让画面和帧率发挥到最好,需要玩家针对自己的电脑配置,再优化,后面有具体解释。
说重点:
玩游戏就是为了开心,游戏好玩,画面漂亮,有细节,有质感,有特效,帧率感觉稳,这也是当时买GTX1066的目的。
这块显卡是多数大游戏的“推荐高特效”显卡。图形设定好了,好好玩就行了,什么温度、内存占用、虚拟内存、帧率浮动统统都不让我看见就好了,投入的玩就行了。可是《古墓丽影10崛起》不是这样的游戏。
下面说说achair的优化设置
1. 以前用GTX650Ti的时候,我在贴吧上发过《古墓丽影10崛起》的achair版优化设置方案,不同显卡设置不同,都不省心。
2. 看过国外视频演示,《古墓丽影10崛起》的低画质、中画质、拉到最高画质的对比。
2. 还研究过NVIDIA 网站专门针对《古墓丽影10崛起》的每一项特效设置的解释,以及每一档的画面对比和帧率变化。
3. 这款游戏图形设置很多,有些特效性价比不好,打开之后帧率降低的多,但画面提升不明显,像这样的选项可以调低。
综合考虑,我的GTX 1060 6G的优化方案如下:
附带解释说明,同样适合GTX970 4G
1. 开启DX12,场景的平均分变化不大,最低帧率会提高
2. 垂直同步,三重缓存(画面没有断裂,帧率平稳,避免显卡输出不必要的热量)
3. 材质高,不是最高(这得展开说)
3.1 开启最高材质需要4G以上的显存,开始觉得不开最高材质对不起GTX1060的6G显存;
3.2 NVIDIA官方说和实际测试,高材质和最高材质帧率差别不大,只有1-2帧的区别;
3.3 在1080P分辨率下,高材质和最高材质区别不明显,通过NVIDIA官方对比图看不出区别,这里有四个图片对比链接,放在文章末尾。
3.4 最高材质和高材质可以理解成是:“非常卡”与“非常流畅”
3.5 开启“最高材质”会带来更多的数据处理,比如需要更多CPU、内存、硬盘资源,影响整体性能。
3.6 NVIDIA官方说2K分辨率推荐980ti显卡,1080P分辨率推荐970显卡,所以1060 6G也是1080P,4K分辨率全高特效需要TITAN X。
3.7 摘一段NVIDIA官方关于《古墓丽影10 崛起》材质的说明:
“那些使用4GB GPU的,推荐使用“高”材质,因为在“非常高”时会让显存吃紧,尤其是在玩游戏,过场动画和动画之间,以及玩游戏区转换之间交换时。
为了获得最高品质,4K x 4K纹理的平滑体验,建议使用6GB GPU。为了调整到4K(3840x2160),使用非常高的材质和最大设置,我们推荐使用12GB VRAM的GeForce GTX TITAN X GPU,因为在长时间段内使用量可能接近10GB。
3.8 由此可见最高材质、设置拉到最高、4K分辨率,需要12G内存的TITAN X。
3.9 我开最高材质真实玩游戏的时候,边走边卡,一路走,一路卡。原地转圈开始卡到40帧,两圈后提升到70帧,这其实不是优化问题,是玩家选择错了,可是有几个玩家能研究的这么深呢。
3.10 最高材质对于1080P来说是无用功,吃掉了更多的整体性能,却带不来画质提升。
4. 抗锯齿 我选FXAA,也可以SMAA,不推荐SSAA
5. 阴影选择高,这项比较吃显卡性能,效果变化不大,性能变化大,如果可以还可以进一步降低;
6. 头发是非常高,如果觉得无所谓,可以选择“打开”,打开和高吃显卡性能区别不大。(预设的“高”特效,这里默认是“打开”)
7. 不是VXAO,选HBAO+(预设的“高”是“打开”)
8. 两个模糊关掉,容易晕(模糊晕影和动态模糊)
其他都开和最高
9. 各向异性过滤,16X(预设的“高”是“4X”)
10. 柔和日影,非常高(预设的“高”是“打开”)
11. 景深,非常高(预设的“高”是“打开”)
12. 曲面开,爬墙和路面石头,不吃显卡性能
13. 细节层次,非常高(预设的“高”是“高”)
14. 屏幕空间反射效果,打开
15. 镜面反射质量,非常高(预设的“高”是“普通”)
16. 动态树叶,高(预设的“高”是“中”)
17. 高光溢出,打开
18. 屏幕特效,打开
19. 胶片颗粒,打开
由此可见,预设的高和achair设置还是有很多区别的。我录制了几段游戏演示视频,和跑分视频放在了一起,高特效和中特效真是两个游戏啊。
这套achair设置在玩苏联设施和地热山谷时挺有意思,经常在60帧,开始还以为是开启垂直同步了,其实不是,大部分时间在60帧,有时高一些,低的时候少,画面很稳,看来这游戏对于GTX970 的确优化过,大部分说TOMB10游戏优化不好的,其实是图形设置不均衡。
后续追加:
写完这篇测评之后,还在玩TOMB10,总觉得显卡GPU 82度感到不满意,于是有了更换机箱,改造散热风道的想法,大家请看我发布的关于机箱的5篇文章。
改造之后:
显卡温度降低了,不再是锁定82度。
显卡占用率也下降不少,不再是锁定99%。
显卡频率提高了,以前是1700多Mhz,现在是将近1900Mhz。
显卡风扇占用率下降了。
关键是游戏帧数更稳定了,几乎不会降到60以内。
结尾,自带跑分
放上游戏自带跑分测试结果,跑分不等于实际玩,实际场景比跑分要低。
关键参考前面的平均帧率,还有最低帧率,有时候最低帧率只有10几帧,也不用太在意,同样的设置,每次跑分会不一样。
我分成三组来测试,具体跑分视频,之前已经在B站发过了。
第一组:游戏预设,DX11
1. 预设“非常高”+FXAA,平均跑分分别是95,68,61。
显存占用5g多,6G显存够用。
2. 预设“高特效”+FXAA,平均跑分分别是110,80,74。
显存占用不超过3G,3G显存够用。
3. 预设“非常高”+SSAA 2X,平均跑分分别是67,49,47。
4. 预设“高特效”+SSAA 2X,平均跑分分别是78,55,57。
总结:看来GTX1060 不适合开SSAA
第二组:全部拉到最高,DX11
1. 全部全拉到最高 SSAA 2X,平均跑分分别是49,37,37
2. 全部全拉到最高 FXAA,平均跑分分别是74,53,53
3. 全部拉到最高 SMAA,平均跑分分别是70,52,51
第三组:achair优化设置
1. achair优化设置,DX11,89(最低29),67(最低30),60(最低30)
2. achair优化设置,DX12,90(最低48),70(最低25),65(最低44)
测试时候的最低数字不稳定,实际玩的时候,DX12的最低帧率有提高。因为头条规则,链接就不放了。
古墓丽影7视频攻略
《古墓丽影》已经陪我们走过了20年的风雨了,在这20年中劳拉不断的为我们展示的惊人的探险能力,今天就为大家带来了古墓丽影系列剧情内容及系统设定回顾介绍,带着大家一起回顾下这20年劳拉走过的风雨,喜欢古墓丽影系列的朋友不要错过哦,一起来看吧。
古墓丽影,从诞生到现在已有整整20个年头,看着Lara和他的冒险世界慢慢成长、成熟,心中是满满的感动和回忆,很想在这个时间,记录下此时我对古墓系列每一代的印象和看法。
古墓丽影
从古墓1说起吧。1996年,美国Eidos开发了一个具有完全划时代意义的3D游戏,也是全世界游戏史上首个真正的3D游戏,这就是古墓丽影,我们的女英雄Lara诞生了,带着她的冒险世界,瞬间轰动全世界。接下来就来全面回忆下这个游戏:1代和它的黄金版绝对可以说是经典中的经典,无论是故事、引擎和或操作在当时都是史无前例的,如果现在回头去看1代的基本动作,都显的没那么生硬,甚至跑动、游泳时可以感受到惯性的存在,让玩家觉得Lara是一个沉甸甸的、有重量感的实体,而不是一个轻飘飘的“片”,以至于基础动作延续到5代都在使用。动作上如跑动、走动、各种跳跃、各种攀爬、各种游泳潜水,以及开枪射击等,应有尽有,都是比较标准和流畅的,甚至经典的鱼跃跳水动作是从这1代就开始存在了。毕竟是游戏的最初作,应用于DOS系统(后来有Windows7完美有声高清移植版),画面是密密麻麻的马赛克(高分辨率下会稍好些),并且背景音乐为CD音轨,必须插入游戏光盘才能听到背景声音,游戏本体声音也需要一定条件才可以听到,引擎在技术上有很多限制,但是那种一路向前解谜、探索神秘事物的乐趣是非常难忘的,尤其是阴森的失落山谷、巨大的霸王龙、麦达斯手掌及站在上面死亡的过场动画、活蹦乱跳的木乃伊、最终的无脑大Boss、吉萨遗迹群、大孵化卵,在当时来讲,用简单的块块就已经刻画得栩栩如生,神韵、意境出色到位,或许正是由于画面的粗糙,使玩家们对其想象的空间可无限放大,意境甚至超越了10周年复刻版。
古墓丽影2:西安匕首
引擎沿用1代并整体升级,已正式为Windows版的游戏,意味着绝大多数玩家都可以听到声音了(依然为CD音轨的背景音乐及环境声音),画面清晰度已上升一个档次,基本没有明显的马赛克,甚至可最大支持1920像素的16:9宽屏,那个年代竟可以有这么高解析度的画面,这是让我非常吃惊的。故事性依然优秀,讲述拜火教派与中国龙匕首的故事,Lara涉足威尼斯、西安长城、**,上到天界,下到深海沉船,场景设置十分丰富,威尼斯水城地域文化特色、中国风宗教特色刻画得非常鲜明,线索明晰,关卡挑战丰富。再有就是增加了几类枪支,每一种都有不同的用途,我个人很喜欢无限制弹药系统,即一路积攒下去,一路探索收集,并进行一路的弹药耗费(第5关需重新寻找枪支)。另外多了简单的照明系统,即照明棒和火炬,但都是以调节贴图明暗为手段,真实性有待提升,还有爬梯、水中急转身、跳跃急转身、滑索等新动作,还第一次出现了NPC系统(僧侣),虽AI不太智能,但也是一个新的亮点所在。总体来讲,2代应该算是老古墓的一个里程碑,该有的基本要素都有了,画面、声音清新、自然,战斗与解谜比重相当,是也一款不可多得的经典游戏。黄金版更为出色,难度稍高,是4关充满奇幻想象的、从冰川到火热黄金到原始森林的充满野性的全新挑战,因此2代及其黄金版不可不玩。
古墓丽影3:劳拉克劳馥的冒险
模型及贴图的提升并不太大,却在粒子的光源和天气系统上有较大突破。最明显的感觉就是游戏场景的色彩变华丽了,主要是由于各种光源的设置,游戏采用了真实的环境光及场景灯光,可做到明暗效果比较真实,空间感更强,而不再像以前那样主要依靠贴图的明暗来模拟光效,同时也模拟了下雨、下雪特效。本作故事似乎离“古墓”的概念稍有些远,要从深远的印度热带雨林、暗藏杀机的伦敦城市、神秘炎热的的内华达51区、南太平洋神秘岛屿和华丽冻人的南极冰雪遗迹5个大世界中,讲述了一个有关陨石碎片的传说与探寻的故事,与历代不同的是,途中几个大世界的先后顺序是玩家可自己定制的,不同的顺序将决定玩家主要使用的武器类型。游戏解谜成分丰富,且难度增加,很多时候谜题需考验玩家对地图的记忆,因此庞大的关卡地图中某一地点需重复经过。动作上增加了爬行、猴式悬荡和加速冲刺,战斗系统似乎减弱了,明显感觉这一代对动作操作的要求是历代中最高的,很多险峻地形都容易造成失误,说到这里不得不说,3代的地图是非常大的,并且有20个关卡,绝大部分都是超大地图,一般情况下整个游戏过程大约在16小时左右。同样本作也继承2代一路探索收集,并进行弹药耗费(内华达第2关枪支弹药全部清零),一路杀下来,直到通关,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还好药包补给比较充分。这一代也是历代中交通工具最丰富的一代,共5种,包括越野卡丁车、冰川快艇、木筏、水下推进器、矿车,且很多使用交通工具时会有动听的音乐,那种感觉非常带劲,可以看出此作还是很有诚意的。3代黄金版是全新的6大关卡游戏,同样采用3代引擎,讲述第5块陨石碎片的故事,同样关卡地图庞大,动作难度较高,解谜区域更为庞大,水中戏份非常多。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古墓丽影:崛起专区
文章内容导航
古墓丽影4:最后的启示
古墓史上第2个里程碑,也是老古墓发展的最鼎盛时期,在剧情上完全回归到埃及遗迹等相关的古墓探险,并渗透着各种埃及神话角色的传说,讲的是Lara无意释放邪恶赛特并将它再次封印,最后葬身金字塔的故事,除吴哥窟的训练关外,正式关卡地点完全在埃及进行,如埃及的帝王谷、沙漠列车、亚历山大、死亡之城、吉萨等地,地域特色刻画的十分深入。画面上来讲,4代色彩更“成熟”一些,人物建模更加精细,游戏场景细节再次提升,已经可以体现部分物体的材质,光效在3代基础上更为柔和、真实、成熟。重点来了:那些谜题设计得让人拍案叫绝,甚至有些谜题是真实传说中的题目(如七灯连星、羽毛量心、不看不听不闻等),还有巨大的水下迷宫,题题不易,题题附近有提示,题题有惊喜,这大概就是老古墓最核心的游戏精神所在吧。从这一代开始,游戏采用了小区域链接方式,把大关卡分为几个小关,尽管依然是一路走到通关,但过程开始有些改变传统单独线性冒险的趋向。动作系统增加了诸多新元素,如拐角荡壁、吊绳系列、诸多开动机关的动作(当然也增加了很多机关种类)、冲刺体力恢复部分即可再次冲刺等等。动作方面难度降低,不再像3代那样一个地方需不断存档反复才能跳过去,战斗比例也大幅减少,音乐上埃及地域特色浓厚,神秘感倍增,地图设计也较有新意,密室的灵异、金字塔的雄伟、海岸的美丽、死亡之城的惨淡,全部刻画得十分到位。武器种类减少并改变为6种,不过增加了同一武器的不同弹药类型机制,毕竟不再以枪战为主要特色。总体来说,4代是最灵动、谜题最丰富、最具创意、最接近“古墓”题材的一代,是所有老古墓游戏的精华,所以说玩老古墓,必玩的是4代。
古墓丽影5:历代记
相当于4代取得巨大成功后的一个番外篇,是前作的延伸版,基本引擎依然沿用4代引擎,画面、模型都和前作大体相同,只有细节上强化了一些,如动作上增加了走钢丝、双臂回环荡、下蹲滚翻出口等。故事上为了承接4代,刻意说明Lara在前作最后葬身金字塔之后,众友人对其怀念而讲述的4个关于Lara的故事,每个故事为一个大部分,各大部分分别设有几个小关卡,而各大部分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包括故事、武器、弹药装备、地点都没有丝毫的承接性(这种设定在当时比较接近韩国某些电影拍摄手法),可以当做4个独立的小游戏去玩,每个故事均各有特点:罗马街道的圣武士、苏联潜艇的离奇事故、泰丁岛完全手无寸铁的惊悚历险、高科技大楼秘密偷取彩虹女神与最后的生死逃脱,可以说情节是很不错的,不过败笔就是Bug偏多,一些致命的Bug会使游戏无法继续进行甚至造成死循环存档,当游戏通关后,故事会告诉我们4代Lara在埃及金字塔下的背包被找到了,这是否可以理解为Lara并没有死去呢?
老古墓系列总结
以上5个版本(包括黄金版系列)就是所谓的“老古墓”系列,它们共有的特性,首先就是强大的解谜系统,诸如数学、逻辑、物理等相关题目为主,很多谜题确实是需要动脑子想一阵子的,或者是一个地区需要反复光临,仔细观察一路上的任何细节,然后经过全面分析才能得到过关的答案,这一点是老古墓最最精髓之所在。其次,老古墓的地图多为分支性地图,并不是一条路走到通关,比如来到一个空场,空场周边有很多岔路,而每一条路都将是通向过关的其中一条线索,完成某一岔路条件(如得到一把钥匙)后将回到这个空场,再去探索下一个岔路,通常会有这些岔路之间还相互联系,有顺序之分,并且岔路中另有岔路,整个就如同迷宫,去过的地方都要记牢,之后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与之前某地点的某个事物相互关联,甚至几个区域之间也有微妙的联系,需要跨区域来回反复,实际上这也是解谜的一种形式。其次,由于引擎限制,老古墓的地图都是以“方块”为基本单位,地面都被分为一格一格的,一个可以移动的物体都是一个标准的立方体,就在这标准方块的引擎下,游戏向玩家展示的是一个由方块为单位堆出的一个个立体的空间世界,所以在操作上也形成了一系列的规律,例如跑三步即为一整格、向后小跳也是一整格等等诸多规律。最后再提一下,1-5代的老古墓系列中,每一代都有自己“作弊”手段,前三代是以“转三圈”为基础,4、5代为键盘同时输入方式来实现,这个设定大概有意在降低游戏难度、增加游戏趣味吧。
虽然老古墓为1-5代系列,但老古墓并不会真正的终结,Eidos公司在5代之后发布了自制关卡编辑器,目的便是将老古墓机制从民间永远传播下去。自制关卡大部分以5代为基础引擎,在立方体块的引擎下,全世界诸多玩家将自己心目中的探险世界建造出来,于是潮水般的自制关卡层出不穷,关卡作品质量鱼龙混杂,其中不乏非常优秀的作品,如《超越埃及》、《黄金任务》系列等等等等,把神秘的埃及、中国元素、南极冰川等地球各个角落的风光、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果对老古墓仍然情有独钟,自制关卡永远是非常好的选择。。
古墓丽影6:黑暗天使
解释了4代最终Lara的结局:果然她并没有死,于是才有了埃及之后的故事——6代。这一代之所以被大部分玩家吐槽为最烂的一个版本,是因为它的操作让人实在让人觉得别扭透了,Lara不再拥有以往的敏捷,跑步、爬梯都显得笨手笨脚,操作还有一定的延迟,诸多动作操作都显得过于复杂,对于Lara这个角色来说,这种操作上的的败笔是绝对的致命伤,瞬间将6代拉入谷底,饱受众人唾弃(尽管后来也有一些相关补丁问世,但基本于事无补)。但是6带真的这么“烂”吗?其实不然,仔细玩过一遍,就可以看出6代是历代中最努力想做出改变的版本,尽管广被差评,但也是最有诚意创新的作品。6代变革非常大,世界不再是以方格为基本单位,无论是人物或是场景,模型的精细度都有了质的提升,光影上也较4-5代更为真实,尤其是暴雨、火光、下雪场景等,表现得在当时来讲应该说很不错了,但由于游戏对内存的优化做得很不到位,因此游戏时常会有卡顿的现象。其次另一个心意,就是游戏稍有增加了些许“养成”的元素,Lara的能力会随着关卡的进展而提升,不断掌握新的技能、提升力量以及增加跳跃距离等等,有时候就因为缺少到附近某处跑一圈而力量不够而不能通过某个地点,以及升级时Lara自言自语“I feel Stronger”,这个设定是被广大老古墓玩家所十分看不惯的,但这无疑是游戏力求改变革新的表现,是值得鼓励的。其次,游戏的故事性也是不错的,讲述的是Lara与古代炼金术超能力种族联盟之间发生的故事,随着游戏剧情的发展,Lara将去往各种不同的环境冒险,游戏增加了不少新要素,动作上基本完全保留了老古墓的动作,还增加了小跳跃、拳击模式、完全贴地匍匐、横向绳索上的移动等,模式上竟然增加了一个男性NPC,并且也有改换操作NPC的过程(和生化危机好像啊),地点上将进入俱乐部、教堂、墓地、下水道、卢浮宫、生化研究所、疯人院、实验室等诸多场景,每个地区都刻画的非常精美。总而言之,6代是带给我最多新奇感的版本,是力求改变最明显的版本,无论成功与失败,都是值得保留的。它是非常重要的一代,承前了老古墓的一些基本动作,也启后了新古墓的游戏形态,是新、老古墓之间重要的过度作品,是功不可没的一代古墓丽影游戏。
古墓丽影7:传奇
全新的作品,是古墓史上的第3个里程碑,由晶体动力全新开发,与老古墓完全不同的游戏引擎,开始了更符合时代潮流的新古墓新篇章。游戏基本以一条路走到通关的模式,减少了岔路谜题带来的难度,同时也减少了其他谜题的比重,增加了枪战比重。重点首先是画质的飞跃性提升,场景内不再是以前大量重复性的贴图,而是更加真实的模拟,更繁杂的场景模型量、更先进的光子系统、更精致的材质体现,使画面看上去更为真实,如水体、水面、金属、石块、玻璃等,是古墓史上首个拥有次时代效果的版本(需根据机器配置手动开启),所有的过场动画都将是游戏模型的即时演算。操作系统上终于由3D式改革为2D式操作,即以当前所见画面的方向为准,鼠标与键盘同时操作。Lara的动作重新又变得流畅,并修缮开启了两个重要的新动作系统——横杆动作系统与墙壁动作系统,使得Lara颇像个体操运动员,而潜水游泳的姿势也做出了改变,并增加了投掷炸弹、铲腿滑行、子弹时间攻击概念。新增的强力新工具抓钩,增加了一些绳索摆荡的几率,也增加了移动某些物体或使自己被移动的可能性,甚至可以将敌人勾住拽过来攻击。同时增加了驾驶摩托车模式,但却莫名的取消了爬行和加速冲刺。在趋近真实的模型塑造下,Lara将去往玻利维亚、秘鲁、加纳、哈萨克斯坦、英格兰等各种各样的古墓,也去往了日本市区,甚至尼泊尔白雪皑皑的神圣寺庙,体验生动的、极富有代入感的冒险。本作开启的另一个重要特色,就是更加真实的力学系统,很多动作发生时,可明显感觉到力场的真实存在(如重力、拉力、惯性),以及平衡感的重要性。从7代开始出现重玩关卡模式,即有些元素在第一次游戏时无法完全收集的情况下可再次去往完成收集,使部分追求完美的玩家达到100%游戏完成度,也有限时模式等,增加游戏的可玩性。本作的Croft豪宅与老古墓的无论在布局、结构上均完全不同,在里面增加了诸多新功能(如换衣、收集品、资料翻阅等),但整体呈现更加精细。总体来说,整个游戏在画面、操作、故事、难度上都使人耳目一新、瞬间爱上这个新古墓的开端作。
十周年纪念版
为了纪念1996年古墓丽影初代的诞生,晶体动力在10周年之际制作了这款基于1代游戏内容的7代引擎重置版,故事与1代完全相同,将1代的15关依次完美的再次呈现出来,当然并不是原封不动移植,而是改进,即还是那个地方,也是那些地理元素,相关人物也还是那几个人,但谜题、地图全部更新,只保留1代里著名的地点、场景、元素,如失落的山谷、圣方济、泰厚肯古墓、埃及大金字塔等地点,都是原地点,但地形什么的全不一样了,并且也不再是老古墓正方体格子引擎,而是7代新古墓引擎。因此场景、人物、动物模型均十分精细,如狼群、棕熊、木乃伊都升级为精细的模型,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另一个游戏。本作完全没有进行次时代特效的开发,画面表现上等同于7代非次时代级别,却依然辉煌、华丽,环境中光影、空间感十分自然,体积光、景深效果非常恰到好处。本代的亮点在于战斗系统,后空翻、侧空翻的子弹时间绝对是最最华丽最最帅呆的必杀技,一招吃遍天下,也是最最过瘾、最最**的技能,如能熟练掌握,通关将非常简单。总体来说,十周年纪念版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游戏,1代的精华内容全部保留,并且在画质、操作上用新古墓的引擎表现,实在不可不玩,并且同样玩得震撼,玩得感动。
古墓丽影8:地下世界
相当于7代的整体升级版,画面强制呈现为次时代效果,因此视觉表现更为美轮美奂。尽管也属于一条路走到通关类型,但谜题设置较前作有些增加,玩家需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推断验证才能完成游戏。本作看点是宏大的场景、更丰富更流畅的动作系统。所谓宏大场景,表现在开阔的泰国院落、墨西哥深渊机关、雷神之锤冰洞、海底巨石像等等,大得让人敬畏,让人真实感受到是在神的地界里探险,充满了魔幻史诗的味道。再说画面细节,光照(体积光)、阴影、倒影效果几近真实,以及增加的景深特效一度使我难以分辨真假现实,绿植、建筑、潜艇等精细到每一片叶子、每一块砖,每一个金属零件,令我赞叹不已。动作上的新要素亦非常之多,例如重新加了入的加速冲刺、走横杆,还有墙壁摆荡系列、操作木棍系列(有点像波斯王子)、折叠反弹跳、同时射击瞄准2个目标等,是新古墓中动作最多的版本。其次,本作音乐也可以算作一个亮点,时而灵动,时而大气,为环境刻画加了不少分。另外与前作不同的是,重玩关卡模式不再是整个关卡完整的重新再玩,而是补全机制,即再次去往某个关卡,发现之前探险的结果依然存在,就是说前次杀死的尸体依然在那里,之前拾取过的物品已经不在了,前次做出的机关改变依然生效,目的只是为了单纯的收集秘密物品,这一点创新大概玩家们褒贬不一。最后再说故事情节,与前作(7代)有着直接的关联,凸显了游戏故事的延续性。整个游戏个人认为存在的两个缺点,一是游戏流程略短,并且出现两次巨轮关卡,还将Croft豪宅加入到正式关卡中,并且也出现了两次,所以感觉略显诚意不太足;第二个缺陷便是跟随摄像机晃动严重,玩一会儿可能会出现恶心症状,这一点大不如前几作。总体来说,8代给我的感觉,的确是一款好作品,不过由于其缺陷,所以既是重量级,也是轻量级,虽画面、音乐绝对没得说,但有虎头蛇尾之嫌,只能靠8代番外篇来弥补。
古墓丽影9
古墓丽影重启作品三部曲之第一部,由晶体动力日本地区开发,讲的是最初的最初,Lara如何踏上探险者人生的故事,也是21岁的Lara,第一次的邢马台岛屿冒险之旅,对于一名刚出茅庐的新人来说,冒险经验十分欠缺,因此Lara不再像是从前印象中的女强人形象,甚至在第一次遇到敌人、第一次使用手枪时被吓哭,但求生本能使他必须面对苛刻的生存环境,随着剧情的发展,Lara慢慢成长,变得更成熟更坚强,并逐渐获得新的武器,学习新的技能。本作第一个的全新特点便是沙盒特性,整个岛屿分为若干区域,并完全开放,Lara可随时自由去往任意区域,每个区域均有1-2个营地,岛上的各个营地之间可快捷传送,玩家无需长途跋涉便可反复探索已去过的区域,以新的能力和装备完成之前无法完成的收集任务。顺便说,虽然主线任务是一条路走向通关,但分支任务不可小视,探索众多支线古墓往往惊喜连连,**不断,另外还有众多收集类的挑战任务,玩家需不断的寻找,再寻找,十分考眼力。第二个特点就是武器与自身技能的升级,路上打出的残料十分重要,要多多收集以进行各种升级,这个特性有点像6代的能力升级,只有能力更强、武器更强,过关才更简单。另外,本作中对Lara的表现比以前任何版本都要更加出神入化,更加细致,不再是丰乳肥臀,而是定位于一名亚洲特征的年轻美女,加上对她不卑不亢、坚强善良的性格刻画,甚至很多玩家在玩的过程中慢慢的喜欢上Lara。画面表现上,没有什么比质感的出色与到位更加提气,皮肤、衣物润湿、沾满灰尘的效果,浓烟、火焰、爆炸、暴风、雨雪、血腥效果异常逼真,动作表现的真实感,已经不能简单的用栩栩如生来定义,整个游戏运行时犹如放映大片,波澜、壮观、大气,同时情节上轻重缓急分明,节奏把握恰到好处。另外就算是再庞大的场景,也可以做到超级逼真的程度,缆车上眺望峡谷,如同身临其境,这么大的景观制作丝毫没有半点含糊。另外,同一地点在不同时间段由不同光线照射体现出的景致完全不同,色彩、影子、天气等,真实度太高了。接下来是动作系统,本作的动作系统较前作有不少区别,去掉了诸多华而不实的动作,却增加了攀岩、滑索、固定绳索、拉动绳索等新动作,并且在特定地点会有不少特定新动作,虽然确缺少游泳系统,但陆地上的动作已完全够用,且十分流畅、自然,武器上虽只有4种武器,然而相信新武器弓箭系统会给玩家莫大的惊喜,本作中弓箭的作用十分广泛,既可攻击,也可以制作必要道具或路径,另外手枪的消音功能、机枪的绑定榴弹功能,还有武器整体的升级功能,都使可玩性大大提升。最后要说的就是更为真实的战斗系统,本作战斗不再像以前那样自动瞄准敌人,而采用手动瞄准,若能爆头,得分更高,也可进行暗杀,提升**,降低战斗难度。如果没有弹药,手中的攀岩斧也是厉害的武器,冷兵器同样可以杀个痛快,最后在QTE控制中,往往是决定生死的关键,对付野狼、敌人的威胁以及Lara的反击,在某些QTE过程中可漂亮的完成。综上所说,古墓丽影9是比较趋近完美的一个版本,被众多玩家追捧。
古墓丽影:崛起
最后再来说说刚刚100%完成的10代,从引擎系统上来说,相当于9代的升级版,即大体的操作和前作基本相同,也是大型沙盒地图,不过这一版本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画面惊艳到爆表,刚刚开始的雪山就让我眼前一亮再亮,尤其是庞大的场景,如高空俯览森林、建筑时,气势超级恢弘,丝毫不缺乏细节,说是显卡杀手一点也不为过。在细节上,一草,一木,一叶,一石,一纸张,一零件都完美呈现的清清楚楚,建模本来就极为精细的人物,还采用了动作及面部表情的捕捉技术,如同真人一般。再说材质,最令玩家感到惊艳的,应该就是对冰质感的刻画,甚至可媲美精修过的照片,还有水面质感、厚厚积雪质感都是十分的真实,积雪在经过时会留下深深的痕迹,还有湿漉漉的岩石、木材质感,甚至是雾气、火焰,火星、暴雨的画面特效,一点也不含糊,在高级次时代引擎下被完美的表现出来。在游戏要素中,基本上前作有的本作都有了,并且还在前作基础上增加了不少全新要素,如找当地NPC接支线任务,完成后会得到些对成长很有帮助的奖励,如服饰、武器配件和其他工具等。其次还有武器的多元化,同一类武器不再像是前作那样只有一把,而是一类中包含多个武器,玩家可根据个人喜好自由选择并升级某一类中的某一武器,而有些武器是需要用游戏过程中收集到的金钱到指定地点购买的。此外,玩家可以在地图中找到各种自然物品,来制作各种不同消耗类武器,如矮灌木、羽毛、毒蘑菇、火石、汽油等,也可以藏在草丛中或树上暗杀敌人,甚至可投掷物品将附近的敌人吸引到某个位置,这样一来游戏的策略性将被很好地运用,而这种手法在最高难度物品严重稀缺的情况下是十分重要的。另外,自然物品还有用来疗伤、升级装备的。动物元素也极大的丰富了游戏世界,如鹿、野猪、鸡、兔子、松鼠、鸟类,杀死不同的动物,会从其尸体上得到不同的相关资源,还有熊、狮子等稀有动物的资源,在升级装备中是非常重要的。本作NPC很多,离近他们可进行对话,不仅可深入了解故事背景,甚至有对游戏进程十分有帮助的情报。动作上本作全新增加了游泳系统,不过目前还无法像老古墓那样潜水到任意深度,另外有冰川漂浮的水域是异常寒冷的,需及时上岸。本作还有全新的升级系统、石碑破译系统,DLC游戏添加模块,另外也同时拥有重玩完整关卡模式(7代、周年)和继续探索世界模式(8代、9代),玩家可挑战在不同条件要求下完成关卡。最后再来看整体游戏的结构和节奏,解谜和战斗部分基本平衡,各大古墓中的谜题类别丰富,难度基本适中,不会像老古墓那样有时让人完全摸不清头绪,一路上战斗过后便是解谜,解谜后又是战斗,整体节奏比较合适,一路欣赏如画风景,冷不丁出来几只野兽增加点**,时常也会有逃生剧情,电影大片般的特效,扣人心弦,欲罢不能。这就是古墓丽影10,心中震撼的神作,尤其是首次推出中文语音,让我更加体会到游戏制作商的诚意所在。
结语
时间飞快流逝,Lara慢慢成长,而我们也慢慢老去,下一个10年,20年,古墓丽影11、12……,又将会是怎样新的华丽?相信Lara不会让我们失望,明天的风景,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
关于古墓丽影游戏攻略视频就分享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